首届“中华传统月子文化服饰私藏展”在京举办
我国的月子文化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称之为“月内”,其中不仅包含了对母亲和婴孩的护理与照顾,更是一种礼仪,是一种重要的家庭“文化仪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教、家风,深入挖掘月子文化和传统生育养育文化中的精粹。
为深入挖掘传统月子文化的非遗属性,将月子文化的精粹融入产后母婴服务体系中,6月6日,中华传统月子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在位于北京丰台区南中轴地区的北京嘉禾国际母婴护理中心宣布启幕。作为中华传统月子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的首站活动,由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母婴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母婴服务协会指导,北京嘉禾国际母婴护理中心承办、北京嘉炜祺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华传统月子文化服饰私藏展”在北京嘉禾国际Young展厅正式开幕。
此次展览活动的展品均来自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传统服饰民间收藏家、家教家风文化耕耘者谭丽女士收藏的百余件清末民初时期的儿童服饰。通过“婴幼儿传统服饰文化”、“民族背儿带文化”、“百家佑子文化”三大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各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及巧夺天工的女红技艺之美。此次展览还回顾了百余年来,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和生育文化礼仪的时代变迁,以及人们对女性生育、养育孩童的人文关爱,对生命的尊重和新生儿到来的美好愿景,亦是“如锦似绣般绚丽多彩”深深母爱的见证。
在开幕式上,谭丽女士介绍说:“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自古有‘衣冠王国’的美誉,拥有丰富的服饰文化遗产。儿童服装无一例外来源于‘慈母手中线,童子身上衣’,其以母爱浓烈与无穷的想象力,经过巧手精心制作精美的织绣和丰富的图案,将一个家庭的希望凝聚在丰富的款类、多样的形式、精湛的女红技艺当中。让千百年来人们对子孙繁衍、生命延续,祈盼家族人丁兴旺、瓜瓞连绵、子孙满堂的向往,通过这些充满了想象力的造型与吉祥图案得以实现。这次展览展出的收藏品服饰中,有很多与科考相关的吉祥寓意的刺绣图案,这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愿景。我也想借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一起祝愿今年高考、中考的考生们都能考试一举夺魁、喜迎佳音,成绩独占鳌头!”
据了解,本次特展的时间为6月3日至6月11日,展品涵盖各民族传统刺绣背儿带、儿童百纳衣裤、马甲、各式鞋帽、肚兜、围嘴以及银饰品和装饰艺术等多个门类。从儿童服饰文物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家庭的文明发展历程,以物传承,见证于每一件细小的饰物,折射出每一个家庭的喜好、追求,甚至可以追溯其久远的家风,围绕着宗族与社会传宗接代的向心力,将传统和现实的需求,透过这些母子连心,鲜艳夺目、魅力四射的实物,让这些独具特色的图纹样式来展现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记者 焦艳玲)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